您当前的位置 : 当代江西 >> 党建经纬

党建引领 聚力攻坚精品工程

来源:当代江西  发布日期:2023-11-16   作者:梅咏

     一年时间,221.5亩的红土地上崛起16栋单体建筑,建筑面积达12.5万平方米;摘获江西省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竞赛一等奖;获评2023年江西省工人先锋号……这是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工程总承包公司(以下简称“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以党建引领项目建设、匠心打造江西省“一流学府”结出的累累硕果。

  松柏苍翠、湖畔书香,新迁至南昌红谷滩区延安路的南昌市委党校项目秉持因地制宜、生态优先理念,突出“党校姓党”“八一精神”和南昌历史文化主题,形成了以图书馆为中轴、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建筑群,营造出“开放、交流、协作”的人文环境。

  作为南昌市重大重点项目之一,市委党校迁建项目工程体量大、工期紧、标准高,如何凝聚共识,统一目标,又快又好地推进项目建设?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坚持以党建引领项目建设,在项目设立临时党支部,形成“1个指挥部+1个项目部+4个工区+16个楼栋党员带头人”的组织架构,真正让党旗在一线飘扬、党徽在一线闪耀,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项目高质量发展。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鸟瞰图。刘松柏/摄

  党建引领 打造坚强堡垒

  为充分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作用,坚持把党的领导融入基层项目治理,坚决压实党建责任不懈怠、坚强支部堡垒不松劲,积极探索“融入式”党建模式。

  建强“指挥部”。围绕施工生产抓党建,项目成立临时党支部,由南昌市委相关领导任总指挥,市人大常委会相关领导任常务副总指挥。指挥部承上启下、协调左右、统筹各方,明确“指挥部抓总、工区主干、专业主建”的管理模式,实行每日碰头会及进度例会,把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清单化,切实使党建工作“融入中心、进入管理、发挥作用”,多措并举实现优质履约。

  串起“专业线”。项目部对整体工序进行了全专业、全流程分析,针对关键部位和重点区域,组织成立“党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技术创新小组”“质量创优小组”,号召广大职工从项目前期策划、设备搬迁、地质勘察到主体工程施工各个环节,以奋斗创业绩、以实干求实效,涌现出刘俊成、谭智峰等一批劳模工匠、岗位能手、激励和引导青年员工争先有为、向上向善。

  细分“责任田”。采用平面穿插模型,合理划分作业单元,下设4个工区,建立工区之间的互评机制,平行施工、独立考核、良性竞争。根据项目单体多、楼层低特点,图书馆、南北教学楼、大礼堂等16栋单体建筑同步全面铺开,主体结构与室外工程同步施工。采取党员包保责任区,设置16个楼栋党员带头人,开展楼栋流动红旗月度评比,激励党员和全体建设者创先争优。

项目工地上的“二十大”精神讲堂。刘松柏/摄

  攻坚克难 发挥先锋作用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通过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全体人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刷新了项目建设的南昌速度,充分彰显其精益建造、品质建造、快速建造优势。

  争分夺秒抢工期。紧盯“一年内投入使用”的目标,项目部制定时间表、任务书,实行倒班工作制,党员干部深入施工一线,挂图作战抓进度,各工区开展劳动竞赛比武,全面营造“比、学、赶、帮、超”干事氛围,成功克服多轮突发疫情、罕见高温干旱等因素,确保项目始终按时间节点推进。经过1500余名建设者的昼夜奋战,仅用48小时完成一栋单体建筑地基开挖,单月完成1200根工程桩施工作业,50天全面冲出正负零,90天16栋单体全面封顶,持续刷新着“南昌速度”。

  精益求精提质量。项目进场伊始即确立了创“鲁班奖”的质量目标,建立了以建设单位为核心,包含总承包、设计、监理等组成的“质量创优小组”,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质量全程受控。为提高一次成优率,项目坚持样板引路制度,打造平面教室、砌体、精装修、管道井等28个样板,对劳务班组和工友进行分层交底,明确施工要点,统一规范做法,一次成优。通过开展质量提升月、“决战70天全力保节点”誓师大会,举办职工专项技能比武、工匠技能比拼,全力以赴推动项目高效率建设、高质量发展、高品质履约。

  树牢底线保安全。安全生产大于天,项目持续开展安全教育全覆盖,将入场三级安全教育、班前安全教育、安全技术交底融合持续推进,无死角提升全员安全意识。通过在各临边洞口安装可移动的定型化临时防护、采用航空插座电箱、在斜屋面设置生命绳等创新举措,切实筑牢安全防线。通过评选平安班组、红旗设备、行为安全之星、发放“安全行为奖励卡”等措施,提高工人安全意识,将“被动安全”转变为“主动安全”。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图书馆。李天元/摄

  争先创优 树立行业标杆

  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始终坚守“行业标杆”的定位,号召广大干部职工以拒绝平庸、否定平常、告别一般的创业追求,保持争先状态,争创一流业绩,在急难险重岗位上提升能力,在应对处置问题挑战中解锁更多“技能”,形成更多行业标准。

  提升创新意识。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共应用建筑业10项新技术中的9大项、28子项,对底板施工、墙体砌筑、屋内精装修等应用新工艺18项、新措施18项、新设计22项。对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杂症”精准“把脉问诊”,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创新,2支“青年科技攻坚小组”先后成功开发了一套高取代率再生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和“空缸换浆”施工工法,《提高干挂陶土板幕墙外观质量合格率》《提高植筋施工质量合格率》《提高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标准化达标率》三篇成果,分别获2023年度江西省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竞赛一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

  推动绿色转型。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适用高效”的“绿色学院”理念,充分尊重与保留原有场地的自然形态,将潼溪湖景观和校园景观融为一体。实施噪声扬尘检测技术、加工棚吸音降噪应用技术、地下水再利用等14项绿色施工技术,体育馆屋面利用180块光伏发电板组成由光伏阵列,总面积约455平方米,预计每年可提供10.6万度清洁电力,减少二氧化碳排量105.6吨。

  注重信息管理。通过应用BIM技术,打造“智慧工地数据平台”,实现全体作业员线上“云看图”,对“人、机、料、法、环”等各生产要素进行实时、全面、智能地监控和管理,充分发挥新技术的核心价值,推动项目管控更加智能、施工更加合理、现场更加安全、目标更加可控。

  (作者单位: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

(编辑:张顾强)

版权所有:当代江西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卧龙路999号(省行政中心)  邮编:330036
编辑部:0791-88912279/88912278  发行部:0791-88912299  投稿邮箱:ddjxma@163.com
赣ICP备09007163号-1 赣公网安备 360108020006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