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司法厅牢牢把握主题教育总要求,以厚学笃行的实干姿态,将主题教育与中心工作有机融合、一体推进,努力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
全面提升新时代司法行政队伍履职能力
统筹抓好政治轮训、法治培训、业务实训、作风整训,以“四训”带动干部队伍能力大提升。
举办专题读书班、党员干部培训班、党支部书记示范培训班和优秀青年干警培训班,采取党组织书记带头上专题党课、外请专家辅导、红色走读和中心组集体学习研讨等多种方式,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铸牢对党忠诚、站稳人民立场,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
全面梳理列出部门和岗位职责清单、应知应会业务知识清单,引导党员干部做到“一口清”;构建“教、学、练、战、考”一体化训练机制,开展全战线全覆盖培训轮训,举办领导干部专题学习研讨,定期组织业务技能比武,评选业务能手和业务标兵,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
立足司法行政机关“五大职能”,确定30个专题,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式开展调研。厅党组书记主持召开座谈会,邀请专家学者、“两代表一委员”、基层干部、服务对象等参加座谈并献计献策;厅领导带头深入一线、深入行业、深入群众察实情;组织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开展“一日、一事、一案”实地体验沉浸式调研。
持续推进清廉机关、清廉监所建设,狠抓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着力锻造司法行政干部队伍过硬作风。
厅监所工作处派出督导组开展监所安全稳定工作实地督导检查。图源:江西司法行政
全面深化新时代司法行政机关为民实践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厅党组确定10个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
积极回应群众的“暖生活”所需——大力推行行政复议“最多跑一次”,实行现场、邮寄、网络等多样化行政复议受理方式。在法律援助机构设立残疾人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实行“优先接待、优先受理、优先指派”服务,今年以来,全省共办理残疾人法律援助案件485件,回复残疾人法律服务诉求476件。对厅直系统和厅机关定点帮扶村困难家庭给予补助,助力困难家庭学生圆“求学梦”。持续实施基层民警“团圆计划”,解决部分基层民警夫妻两地分居问题。
积极回应群众的“重获得”所需——着力整治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逐利执法”、执法不规范、执法方式简单僵化、执法粗暴、执法“寻租”等5个方面的问题,组织省“八五”普法讲师团到全省100个行政县(市、区)和部分高新区、开发区所辖乡镇为“法律明白人”等群体开展公益普法活动。全省“最多跑一次”公证事项扩大到120项,进一步解决群众办理公证“取证难”“手续繁”等问题。
积极回应群众的“零距离”所需——打造远程民生法律服务平台,在1254个乡镇(街道)司法所开通启用远程法律服务,今年共有27.13万人次通过平台寻求法律帮助、实现远程探监,偏远乡村群众真正体验到家门口的法律服务。引导全省律师持续深化律师公益服务,今年以来,化解纠纷3200余件,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2万余件。
“和美乡村法治同行”趣味有奖法律知识竞答活动现场。图源:江西司法行政
全面推进新时代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
把开展主题教育同完成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结合起来,以高质量法治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增强法治带动力——深化“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学堂”,累计开展宣讲活动1.2万余场次,覆盖近500万干部群众。组织参与第三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遴选公示第一批全省10个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12个示范项目。
创新建立会议述法、领导点评、整改督查、结果运用等全链条机制,实现现场述法全覆盖,得到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的充分肯定。
增强安全保障力——扎实开展社区矫正“十百千万”专项行动,社区矫正对象在矫正期间重新违法犯罪率0.067%,低于0.2%的全国平均水平。
部署开展人民调解“六进”活动,累计开展矛盾纠纷排查4.7万余次,调处矛盾纠纷9.2万余件,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力守护监所安全,全省监狱、省直戒毒所连续16年实现安全稳定。
增强服务供给力——加强民生改善、生态保护、营商环境、重大风险防范、生物安全等重点领域以及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立法,持续开展“法律惠民生”“法企对接”“乡村振兴、法治同行”等活动,推动打造“有法帮你”服务品牌,推进法律服务“三台融合”提质增效。
目前,三大平台年均提供法律服务突破100万件次。
增强改革推动力——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健全事中事后监管有效衔接、信息互联互通共享、协同配合工作机制,完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体系和人民调解专家选聘机制,推进社区矫正执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深化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改革、律师制度改革,加强司法行政戒毒社会化延伸工作,全面规范“减假暂”案件办理。
增强基础支撑力——制定出台江西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县法治建设的意见》的举措,为全面依法治市治县工作提供基础支撑。扎实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三年行动”,为落实全面依法治省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提供制度和组织保障。
在刑罚执行、公证服务、行政执法监督三大领域全面开展区块链综合试点示范工作,形成信息动态感知、知识深度学习、数据精准分析、业务智能辅助的法治智能化应用新格局,在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工程“区块链+法治”试点项目中期考评中名列前茅。